德国进口圆钢,德国进口圆钢剪断机价格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进口圆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德国进口圆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德国工业超前,能生产出更先进的手雷,为何还用木柄手榴弹?
题主是否觉得木柄手榴弹就比卵形手雷落后?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首先手段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进攻型手雷的特点是弹壁薄、装药量大,所以其爆炸范围大,并且,依靠的是冲击波来杀伤敌人。所以在进攻的时候扔这种手榴弹不用担心会有破片砸向己方进攻的人。而防御型手榴弹相对装药量少,但是拥有破片槽,在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破片,依靠破片来杀伤敌人。
而木柄手榴弹就是典型的进攻型的手雷,而且,德国选择的是进攻型手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投掷距离更远,国外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同一个人用同样的力气投掷木柄手榴弹和卵形手榴弹,然后,结果数据表明木柄手榴弹投掷距离是卵形手雷的2~3倍,而这一个试验早在20世纪初德国人就做过了,并且他们还得出一个理论,就是认为木柄越长投掷距离也越远,这也是德国m24手榴弹那么长的原因。
至于现在为什么都在淘汰木柄式手榴弹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体积问题,因为木柄式手榴弹多了一个十几公分长的木柄,体积更大质量更重不方便携带。特别是在步兵机械化的今天,毕竟车内的空间有限,连步枪都要缩短,更何况这种大体积的手榴弹呢。而且现在的步兵又拥有各种火力支援武器,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火力不够而要多带手榴弹了。
题主其实曲解了手雷和手榴弹,其实这两个一个意思,叫法不同。但题主应该是说为什么不用卵型手雷,而是用M24柄状手雷。
个人看法是几个原因,一个是从功用来说:
M24作为大装药,破片少的进攻型手雷。本身是在一战放飞自我的,而且德棍不管一战二战就是个进攻方。冲堑壕冲阵地时候只管丢雷进去,高爆虽然因为没破片杀伤力小点,但震波范围大,能够震得一片敌军七荤八素的。然后一群汉斯冲进去,该用98K用98K,该用***用***,该用铲子用铲子。
而且你想,为啥进攻型手雷没破片?因为像mk2破片手雷这种鬼,弹片动不动飞个十几二十米,防御时候丢个雷,然后趴下问题不大。但是进攻时候你还趴下等雷炸完安全了再冲?而且你一个步兵班要是几个吃瓜步兵都丢这个雷,指不准你没看清谁丢的,弹片就飞你自个身上了。所以这被称为防御型手雷,不适合进攻。
二个是从形状来说:
柄状手雷的木柄起到了杠杆作用,能够比卵型手雷丢的更远,而且相比椭圆的手雷,不容易从坡道滚落
三个是成本:
M24手雷柄身是木材,这玩意到处都是,不属于战争稀缺物资。而头部也是薄铁皮,主要靠爆波杀伤,因此很省金属。而且M24是拉发引信,方便手工制作,而卵型手雷的撞针引信制造成本就比拉发高。在二战这种全面战争情况下,能降低一点成本是一点。
按理说,发动二战之前后,德国在制造各种武器方面,与其他国相比,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部队的士兵中装备手榴弹,却用的都是木柄手榴弹,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德军使用的手榴弹,叫做M24木柄手榴弹。设计木柄式手榴弹有一个优势,就是在投掷的时候,能借助木柄的便携式的惯性,将手榴弹甩得更远一些,且木柄式的手榴弹还可以集中捆绑在一起,形成"集束式手榴弹",只要引爆其中一颗引信,就可以形成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效应。
二,德军为什么在二战中弃用卵型手榴弹,而且卵型手榴弹在携带时,又便利又能多带,但卵型手榴弹在作战时,特别是碰到特殊的地型,譬如山坡,倾斜角度比较明显的阵地等,很有可能扔到敌方阵地后,会顺着陡峭的山坡而反过来滚向已方阵地,;而木柄手榴弹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且木柄手榴弹投掷最远处能达到四至五十米左右,而且经过训练的士兵在投掷时一般都很准确。
因此在作战时能实用,就是好武器。
尽管规模上不如苏联,但在技术上,德国工业水平是要超过苏联的,尤其是德国具备制造先进机床的能力,相比之下,苏联的机床大多需要进口,二战期间美英援助苏联的重要物资就是机床,没有这些机床,苏联根本无法制造出足够的坦克和飞机。
就德国来说,工业先进,不代表其步兵武器也更先进,这与德国的军事思想和技术水平有关,尽管当时德军装备了先进的MG-34/42机枪,但在***上,并没有优势,主力依然是栓动式的98K,半自动的G43和Strug44数量太少。
德军使用的手榴弹也与其他国家的卵式手榴弹不一样,而是制造更加复杂、造价更为昂贵的木柄手榴弹,这个木柄的制造成本较高、工序较为费时。德军装备木柄式手榴弹是传统,主要来源于此前的掷弹兵,相比卵式手榴弹,木柄式手榴弹由于投掷时候的杠杆原理,投掷距离更远更精准。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组成集束手榴弹使用,只留下中间手榴弹的木柄,其余手榴弹的木柄都拆掉以减轻重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包使用,用于摧毁对方堡垒甚至坦克,相比之下,当时其他国家装备的卵式手榴弹不具备这种能力。
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德国各种***逐渐耗尽,包括劳动力***,德国也开始生产更便宜、耗费工时更少的卵式手榴弹,直到战败。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国家都生产装备卵式手榴弹,至于中国军队继续装备木柄式手榴弹,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有关,中国军队轻武器设计生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老将军影响,而不是跟随世界军事技术变化,观念上存在很大落后,木柄式手榴弹如此,56式半自动***如此,不信任小口径***弹,机枪坚持为追求精度要求闭膛待击导致散热差,持续射击时间短,这些影响迄今也没有全部消除。
谢谢邀请,分享一下我的见解。
德国木柄手榴弹,始自于一战,后来在两次大战之间改进,定型为M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作为德国军事力量的象征,存在于世界上。
相对于英美盟国惯用的卵形手榴弹,德式木柄手榴弹优点很明显:
1、在杠杆作用下,投掷得更远。在训练中,可以扔到近70米,战场环境下,可以扔到40米以上。卵形手榴弹则近一些:训练场上能扔近50米,战场复杂环境下能扔20米远。
2、装药量大。卵形手榴弹引信弹体一体,德式手榴弹引信装在木柄中,装药量更大,威力也大。
3、运输过程中更安全。德式手榴弹***用专用的木箱运输,弹体和引爆***分离,投入战场的时候再安装***,更安全。
4、使用更多样化。由于运输过程中,***和弹体分离,在安装***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起爆时间的***。德军就经常在撤出阵地前,将木柄手榴弹的***由延时5秒起爆的换成一拉就瞬时起爆的***。苏军就没少吃这个亏。德军还经常将六枚去掉木柄的手榴弹用铁丝绑在一枚带木柄手榴弹的周围,作为多用途工兵工具使用:炸铁丝网、反坦克(炸履带)等。
5、扔到较高的地方不会滚回来。
当然,缺点也是不少:
1、个头大,重量大,携行不方便。德军一般都把它插在武装带上、长筒靴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进口圆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进口圆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oyingsteel.com/post/21237.html